联系我们

电话:010-62409612

手机:13621399612

邮箱:piying2015@126.com

QQ号:281066530

邮编:100086

地址:北京海淀区上庄镇白水洼路京西皮影非遗园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红色皮影创作团
关于新时期中国皮影文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admin 日期:2013年11月13日 浏览:5202次

敢问路在何方

——关于新时期中国皮影文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皮影界的同仁们:
  大家好!
  我是龙在天皮影剧团的林中华,作为中国皮影文化届的一个小字辈,首先感谢文化部非遗司、甘肃省文化厅、环县县委县政府和文化局的领导们,给我登台发言的机会。
  我是一个皮影戏戏迷,现在流行语叫粉丝。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四五岁开始看皮影戏,所以从小就非常喜欢皮影艺术。从童年开始,皮影这门乡土艺术,就深深地在我内心深处扎根,后来离开家,上大学,毕业后在城市里上班,从事媒体产业,在北京打拼10年,2006年底,在我35岁事业转型的时候,我选择了皮影文化这个研究方向,与几位老艺人一起注册成立了民营的皮影剧团。4年多的时间走过来,感慨很多。无意间,我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出台后,第一批践行者。我和我的同事们从只有10几位老艺人,到50多人的皮影剧团,从半箱子影人到占地2000平米的展览馆和演出厅,我们一路走来,其中的苦辣酸甜我们都尝到了。但是今天,站在这里,我不是来诉苦来了,我相信,许多同仁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这些困难,甚至比我们的经历更艰难,更不容易。我今天作为一个70后的从业者,想从我们市场探索、文化研究的实践角度出发,谈一谈我的观点。我今天的发言分为三个部分。
  一、皮影的现状怎么样?
  中国皮影历史悠久,众所周知。那么究竟悠久到什么程度?悠久到不知道是1000岁还是2000岁,是西汉还是唐宋,没有具体的文字记录。悠久到不知道是神创作的还是人创作的。有的说是黄龙真人,有人说是观音菩萨,有的说是汉代的张良,有的说是汉武帝、汉文帝,山西还有人说是孔子和弟子创作的。诞生地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西安附近的华县华州,有人说是河南、陕西山西交界处,有人说是宫廷里,也有人说是民间百姓家。皮影人的出身可谓迷雾重重,但是回顾历史,可以清晰地发现皮影艺术遇到过大约三次重大的浩劫,这是有文字可考的。
  第一次,北宋南宋时期金人入侵,破坏了百姓的经济生活,极大冲击了社会文化发展,而且有明确文字记载,金人打败宋的大军,大肆抢掠,不但抢东西,还抢走了皮影戏演员。可想而知,在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的环境下,皮影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会受到重要影响。
  第二次,清代中期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闹得很厉害,甚至打到了北京,所以清朝统治者下旨禁止演戏,皮影戏作为民间班社也在禁演之列,前后大约10年皮影戏演出受到朝廷限制,也使皮影艺术本身受到冲击。
  第三次,第三次就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几乎所有的皮影艺术团队都受到重大冲击,下放、停演、劳动改造,皮影戏几乎绝迹。
  为什么要提到这些浩劫呢?因为大家可以从这些坎坷和曲折中看到皮影发展的轨迹,包括民国战乱,皮影艺人连饭都吃不上。尤其是上世纪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成立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国有皮影木偶剧团,这是国家的力量和民间的皮影艺术第一次结合了,所以很繁荣。但是文革所有的皮影剧团都解散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改革开放,皮影艺术又开始复苏,皮影艺术又开始像巨石下面的小草,弯弯曲曲地生长出来。这是真正令人感叹的民间艺术的力量,民间艺术的精神。
  改革开放后的30年,皮影艺术发展怎么样呢?皮影的现状怎么样呢?我们可以简单地计算一下。1966年文革开始前,皮影艺术的骨干应该在30-50岁,文革十年全部下放,改革开放30年,到今天,当年的能算得上艺术大师的最年轻的,今天也在70岁以上了,都很难登台了。最令人痛心的是10年文革他们都没有收徒弟,有的甚至自己也改行了。80年代后,在一些地方皮影艺术又有所恢复,比如北京、唐山、哈尔滨、成都、湖南等省市,还有咱们环县,又恢复建立了皮影剧团,一般是皮影加木偶。这等于是又捡起来了,但是很多东西都丢了。
  我手里有一本1957年北京皮影老艺人路景达先生出的皮影书籍,里边介绍的皮影火彩、表演技巧、道具制作,非常系统详实。我们现在很多剧团和地方还没有达到那个水平,人家当时的表演已上升到理论了。现在的60多岁的老艺人,有些是文革前的一般演员,20多岁不是骨干,接触皮影艺术实践也不长,文革后又转回来,边学边演,虽然和努力,但是传统的艺术精髓丢了不少。加上改革开放30年,举国上下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艺术不受重视,皮影艺术基本是原地踏步。所以我认为,目前中国皮影艺术表演的整体水平、艺人艺术和行业总体状况不如上世纪50年代。
  所以,皮影艺术的现状,我可以概括成一句古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整体状况非常不乐观。还以北京地区为例,60岁左右的老艺人还有7人,一位坐轮椅的,一位脑出血的,一位脑出血恢复比较好的,还有一位在外地给姑娘哄孩子的,一出原生态的北京风格的皮影戏也演不了了。剧团编制还在,但是10多年没有新戏,也基本上不演出了。这个状态,大约反映了全国皮影艺术的状况。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还有不到2000人的皮影从业人员(这个数字连摆摊买影人的、雕刻影人的工人都算上),这些人当中还有一半左右是60岁左右的老人。在河北唐山地区、陕西华县、甘肃环县和辽宁凌源,皮影的现状是比较好的,当地还能组成10几个班社。这些班社情形类似,60多岁的老艺人挑头,农闲时演出,不靠皮影戏养家糊口,也不是专职做这个的,每年有几万、好的10几万的演戏收入,但是再发展很难,而且很少有年轻人加入,自己的子女也不学,所以这就是我们的现状。我看20年是大限,今年60岁左右的老艺人如再不能登台,就是原生态皮影艺术消亡之时。这就是中国皮影艺术岌岌可危的现实情况。
  二、皮影还能不能发展?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皮影艺术所蕴含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我们充满信心去发展他的源泉。我们相信皮影艺术在新时期还会有大的发展,我自己为此虽九死而不悔,说这话也不是凭空想象的。大家知道,在皮影艺术领域的非遗文化专家、学者不多,但大家对于皮影艺术生存和发展的观点存在争论。有的人认为,皮影和纺车一样,已经是被淘汰的东西,终究要消亡的,消失是早晚的事;也有的人认为,不一定消亡,传统的酿酒技术没有多少人再去使用了,但是他照样没有失传。电脑打字比人手写方便多了,但是书法也没有消亡,反倒作品更值钱了。众说纷纭,观点不一。
  我通过近五年的皮影文化研究和市场实践中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影戏艺术不会消亡,相反,还会迎来一个欣欣向荣的艺术春天。为什么这样说,有三大因素决定了皮影艺术可以存在和发展。
  第一,传统的民族文化,深厚的民俗土壤,是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的心灵家园所在。像很多人一样,虽然离家漂泊很久,但是我们始终不会忘记自己的故土和家园,甚至是离家越久,思乡越是迫切。而皮影艺术正是我们全体炎黄子孙很难遗忘的心灵家园里的一朵奇葩。这也是皮影艺术的先天禀赋。皮影艺术,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符号”,有强烈的标志性和识别意义。就是说,在世界各地,不论走到哪里,看到这个图案,人们都会知道这是中国的元素符号。你可以想一下,所有人都知道她,看到他的标志都会引起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进而引起体验或消费的渴望,这其实就是名牌产品。所以从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角度,全体国民都不会抛弃皮影艺术,全世界人们都知道他,这是做多少广告才能赢得的结果啊,很可贵。这一点,相信咱们环县皮影、华县皮影以及唐山、湖南湖北等凡是出国演出过的演员都深有体会。外国人喜欢咱们的东西,有人说了,光是外国人喜欢,中国人自己那么多人不喜欢,不看,怎么办呢?咱们后面会讲到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国人喜欢皮影戏、看皮影。
  第二,国家空前好的文化政策,为皮影等非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后天生长的水分和土壤。为什么“文革时期”皮影艺术发展不了呢?这就凸显了国家政策方针的作用。目前,可以概括地讲,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好政策、好时代。2003年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逐渐被提出来,2006年国家开始设立“文化遗产日”,开始全面申报、整理、保护和弘扬非遗文化项目。老艺人在家里可以拿补贴,媒体上门来采访,政府领导表扬,鼓励,这在历史上基本上是没有的。近几年,我们知道的,温总理观看过秦礼刚老师的皮影戏,观看过范正安老师的皮影戏,李长春同志接见过我,2008年、2010年两次观看我们龙在天皮影剧团的演出,并亲自作出皮影,表示要支持皮影剧团的发展。我记的2009年11月,李长春同志观看玩龙在天皮影剧团演出,专门把我叫过来,说:“来来来,剧团经理,你的皮影剧团发展怎么样?有没有上门困难?”我当时很激动,向首长保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皮影艺术搞好!”2010年,时隔两年,第五届北京市创意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李长春同志又专门点名要观看龙在天袖珍皮影艺术团的表演。国家领导人多次观看、关心皮影艺术,这说明说明?这是重要的政策导向,这些与领导见面的机会,不是我个人的幸运,而是整个皮影艺术领域的荣誉,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和支持!在这种“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政策指导下,皮影艺术正在不断崛起。我们知道,国务院批复陕西华县建起了“皮影文化产业群”,甘肃环县、河北乐亭、辽宁凌源等不少县市都被文化部命名为“皮影艺术之乡”,保护政策、项目支持予以倾斜,这些都是皮影艺术继续发展的好条件。生逢盛世,产业报国,我们应该感谢这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比起那些已经故去的皮影先辈们,我们都是幸运的!
  第三,科技进步和新材料的出现正在为传统皮影艺术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大家知道,影戏离不开灯光、幕布、道具。道具制作,需要染色、雕刻、绘画,而这些环节,在目前高科技手段条件下,新产品不断出现,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比如,影戏后台的照明灯,开始是油灯,后来用电灯泡,再后来出现日光灯管。大家用灯管制作排灯照明,现在LED灯又开始在皮影后台应用。道具制作材料也是如此,有的剧团已经很少用驴皮、牛皮制作道具了,有的开始用塑料,也有用其他材料试验的。当然有人反对这个,认为皮影戏皮影戏,必须用皮子雕刻才是原汁原味的,否则就不对了,甚至被认为是大逆不道了。我个人认为,新的科技手段,新的材料,包括电脑技术,声光电高科技手段的使用,是传统皮影艺术发展的必然,没人能挡得住。而且这种“拿来主义”也是皮影精神的内涵之一,广泛应用,与时俱进,皮影艺术才有可能迎来属于新时期的艺术的春天。
  三、皮影艺术在新时期怎么才能发展起来?
  这个问题其实很大,可以写一本书回答。我只能把我的市场体会简要给大家汇报一下,一家之言,仅供领导专家学者和业界同仁参考。我们在实践中的出的结论是“五个结合,三个突破”:
  一是皮影艺术与旅游景点结合。皮影戏的演出形式分为传统的流动演出和定点演出。像河北地区,我们了解现在还有五、六个小型皮影戏班子在农村、乡镇、矿区流动演出,一个地点演出十几天,然后在换到下一个演出地点,这是传统的演出方式。目前在华北地区和东北局部也有这种传统的演出习惯,艺人每年的演出季节集中在春夏秋户外演出为主,冬季天冷即停演。这种小戏班子,不超过10个演员,演员的收入每年大约在两三万到七八万不等。如果想再提高收入就很难了。演出剧目一般是传统的大卷(连续剧),很少排演新戏。收入受天气、季节影响也不太稳定。另外 一种演出,就是我们认为很有前途的旅游景点的驻场演出。现在我们知道的,象杭州宋城、上海的七宝老街、成都的锦里、西安的大唐西市、海宁的盐官老街等等,很多景区都有皮影戏的演出。我们龙在天影剧团也在北京圆明园建立了常年演出的剧场,可以容纳300人同时观看皮影戏表演,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皮影小剧场。去年全年演出1000多场次,既增加了旅游景区的文化内容,又增加了皮影剧团的稳定性和经济收入,可见皮影艺术与旅游景区文化建设结合,可以相得益彰。
  二是传统艺术与现代题材结合。大家都知道,皮影戏很古老,我小时候看的传统题材和现在演出的区别不大,比如河北的《五峰会》、《罗通扫北》、《薛礼征西》、《刘秀走国》和陕西的《卖杂货》、《游地狱》等等,大多为民间野史,离现在比较久远,多以方言说唱形式进行。我们的体会是在这些原生态皮影戏的演出之余,还要研究、排演新题材、新形式的皮影剧目。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邀请了陕西华县一个戏班子、河北一个皮影戏班子,一个少儿的影戏班子同时演出,老人可以欣赏带唱腔的影戏,但是大多听不懂老腔和碗碗腔。少儿对于普通话的演出非常感兴趣,演出《火焰山》、《福娃传奇》、《喜洋洋》等新编剧目,孩子都不愿意走,直到今天,还有人到2008年演出的场地去找我们看皮影戏。效益也提高很多,最多每天销售额近万元。可见普通话加现代题材,更接近人们的生活,更能留住年轻的观众。所以,根据观众情况,年龄大的偏多,就多演些传统剧目;年轻人或者孩子多就重点演出现代题材的普通话为主的影戏。这种两结合、三结合的演出方式,很受观众欢迎。反过来说,不分场合,一味演出单一的古典的剧目,不排演新戏,观众就会觉得乏味。
  三是皮影演出与少儿教育结合。大家经常说一句话,叫“非遗保护要从娃娃抓起”,但是怎么抓很多人不去下功夫研究。我们的体会是,针对孩子的特点,不要过多地唱腔,戏不要太长,而且要给孩子留出现场体验的时间。因为现在孩子动手能力很强,家长也希望孩子多动手。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编排了《龟与鹤》、《动物的秘密》、《喜洋洋》、《哪吒脑海》、《葫芦娃》、《红孩儿》等孩子喜爱的皮影戏,其中新编皮影戏《红孩儿》在人民大学演出时1000多人在剧场座无虚席,演员的敬业精神感动地许多大学生现场落泪。据不完全统计,四年多来,我们的少儿观众占到观众的6成以上,我们在北京9所学校建立了“校园皮影戏小剧社”,与传媒大学等13所大学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关系。所以说没有年轻人参与的文化艺术,很难有活力;不能争取到年轻的观众,很难传承下去,这是很明显的道理。由此我们认为新形势下皮影演出与少儿、年轻人教育结合是必由之路。
  四是老年艺人与年轻演员结合。在场地、剧目、演出对象树立目标之后,就是演员的问题了。我们的办法是老中青结合,曾经有一次我们出去考察,无意间安排的四个人很有意思——60后,70后,80后,90后。大家知道年龄后觉得很有意思,其实这说明团队年龄结构很合理。目前在我的皮影剧团里36人是80后90后,有人是老艺人,管理层主要是60后70后。我们觉得这个结构适合传帮带,始终有传统老艺人在剧团,但不一定每天演出传统影戏,可以教授皮影表演知识。所以剧团里目前是年轻演员都在学唱,都在学表演。原生态的皮影表演是必学的课程,但又不局限于原生态,也在不断创新。这样解决了“老艺人唱,谁来看,拍新戏,谁来演”的问题。
  五是皮影产品与收藏礼品结合。这方面,我们觉得陕西的朋友们走得比较早,产值也比较好,据说皮影工艺品、纪念品收藏品的年产值上亿。我们觉得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到位,正在努力学习。像许多同行一样,我们的思想很明确,必须要把皮影戏的衍生产品经营好,这一点日本美国的动漫给我们提了醒,据说下方难过的动漫开始上演时,同步推出剧种人物的造型等衍生品,效益甚至超过票房。唐山的皮亚诺个剧团每年出去演出,据说大家都会带不少艺术品,现场售卖,观众都很喜欢,我觉得这是大家都要学习的办法。从全国各地的皮影艺术品收藏品的开发来看,我个人觉得样式还是太单一,包装也不够精美。这方面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如果哪位有新的皮影文化产品,我可以进货,做您的经销商,一起赚钱。
  刚才我们提出“五个结论”是皮影艺术突围的法宝。要说到三个突破,就是资金、人才和舞台产品的突破。皮影要发展,就要有资金,怎么解决?我的看法是等靠要,抱怨都没有意义,还是要立足自身,实现良性运营。第二个就是人才,没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门艺术怎么办?与弱势群体的结合是我们的一个尝试。第三个就是舞台产品,皮影戏能不能演成大戏?卖到380元,580元甚至上千元一张票?像赵本山搞的刘老根大舞台剧场,一年盈利6000万,有没有把皮影艺术做大的可能和希望?面对这三个问题,我个人的态度依然比较乐观,但是可能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辛苦。一个朋友到我的小剧场去看皮影戏演出,看完之后,说:“林总,祝贺你,你的运作方式比民间的流动演出形式先进多了,已经进入现代娱乐圈里来了,但是,问题也很明显,还是小玩意、低水平”。为什么呢?他说:“我给你30万,你给我演一出值30万的皮影戏,你没有吧?”我说:“没有,中国也没有。”他说:“这场!”我恍然大悟,皮影戏的前途还在舞台精品的打造,产品的质量是关键,优胜劣汰,这是市场永恒的规律。
  多元文化的发展为新时期皮影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条件,困难可能是长期的,但是只要我们皮影业界的同仁们有恒心有毅力,探索不止,皮影艺术必将无限延长他的生命力,并且赢得一个灿烂的春天!